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年高中语文 6.21《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 华东师大版

2011年高中语文 6.21《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1/3
2011年高中语文 6.21《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2/3
2011年高中语文 6.21《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3/3
《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3.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学习重点】1.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学习难点】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学习方法】讲解法【学习课时】2 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有关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我们学习过哪些篇章?诸葛亮《出师表》司马光《赤壁之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罗贯中《杨修之死》二、指导预习课文1.布置思考题: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张允的?全文的主线是什么?全文共 10 段,可以分作几个部分,是如何结构情节的?2.教师朗读全文(读时要学生在书上划分段落层次,并提示学生画出一些词语)。三、研习新课。1.教师朗读后,讨论思考题。明确:使的是借刀杀人反间计。诱骗蒋干盗书,离间蔡、张与曹操的关系,借曹操之手除掉蔡张二人。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全文共 11 段,分五部分。虽是节选,但结构完整、主线突出:1—3 段开端周瑜决定除蔡、张。4—6 段发展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迷敌人。7—8 段高潮周瑜假装泄秘密,蒋干上钩盗密信。9—10 段结尾周瑜中计杀蔡、张。11 段尾声周瑜闻讯庆计成。四、研读课文,理解文意。(1)能用几个字概括第 1 段内容吗?周瑜为什么要这样?讨论。明确:毁书斩使。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①以此抗议示威;②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③鼓舞士气。(2)第 2 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伏?回去后怎么办?讨论。明确:写曹操折兵和曹操练兵。曹操所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兵。曹操回去后采纳蔡瑁、张允意见,让他们操习水军。(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如何解决?用心 爱心 专心1讨论。明确: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军水寨”。看到曹军操练水军井井有条、声势浩大(结合书上具体描写),悟出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蔡、张。于是一条反间计就在心中酝酿了。(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两军大战三江口选起?这与本文的中心有什么关系?讨论。明确: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年高中语文 6.21《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 华东师大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