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课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学案【学习目标】1. 借助身边的工具书查一查下列概念:政治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两极格局、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多极化趋势、欧共体、不结盟运动、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独联体、欧盟等。2. 通过具体历史事件分析战后美苏关系的演变,认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影响。3. 以“战后困境和突围”为切入点,分析西欧各国、日本、亚非拉国家及中国的发展,把握“极”的内涵及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影响。4. 尝试解读新闻素材,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5. 运用“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及“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等原理,探讨世纪之交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的发展方向及相互关系,认识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规律。6. 归纳出世纪之交世界格局的特征,领悟世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趋势,即通过理性行为协调国际关系。一、 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探究问题 1:导致美苏从盟友变为对手的原因有哪些?探究问题 2:作为对手,美苏采取了哪些针锋相对的措施?这些措施表现出什么共同特征?斗争领域美国的措施苏联的措施特征政治( ) 标 志 着 ( )的开始经济( ) 是 ( )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军事( )标志着( )格局的形成探究问题 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局势(1)美苏的长期“冷战”对世界和平带来的客观影响怎样?这种长期对峙的局面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造成了怎样的威胁?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在威胁和平与安全的同时却存在长期的非战状态,保持这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我总结,我理性】“冷战”的概念、表现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探究问题 1:战后的困境与突围国家或国家集团二战后的困境突围策略新的目标影响西欧国家日本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中国【我总结,我理性】何谓“极”?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及影响。三、两极格局的瓦解探究问题 1:(1)提取右图的有效信息,(图中右下角是英文“PRAGUE”)结合教材内容,概括该图的历史主题是什么?(2)这一现象当时还出现在哪些国家?(P119 地图)(3)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探究问题 2: (1)你知道苏联解体的时间和标志吗?(2)如右图新闻报道,苏联解体真的只是两天的功夫吗?(3)作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苏联的解体有何影响?【我总结,我理性】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影响。【延伸思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同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