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II 经济成长历程第一轮复习学案第五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考点扫描】考纲内容课标要求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概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现 代 社会 生 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单元导航】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光辉历程。基本线索:(1)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过渡时期,主要进行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最终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文革”结束,为曲折发展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3)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并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4)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复习方略:确立“一个核心”,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抓住“两个方面”,即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关注“三个阶段”,即过渡时期(1949~1956 年)、曲折发展时期(1956~1976 年)、改革开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特别关注:(1)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与失误,总结经验教训;(2)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基本历程,把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3)重视横向联系,如中苏的改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考点概要】考点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