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价值观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根据高中政治教学大纲,国家新课程标准以及洋思教学模式的有关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遵循本学科学习的规律,运用合适的教学法而进行。【教法和学法】1.教法:事例教学法、启发式讲授法、分析归纳法、师生互动。2.学法: 自主自学、合作探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2.理解人的价值及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联系实际,通过师生探讨来分析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2.汇集实例,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人和物的价值之不同,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够实现自我,满足自我需求。承认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是学习这一课后应有的重大收获。【教学重难点】重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难点:人的价值 【教学用具】多媒体、幻灯片和黑板【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创设情景:《暴风雨中救人》探究一:你会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救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学目标展示教学目标,简析本框重难点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用心 爱心 专心1学生自学展示自学提纲:1、什么是价值?2、怎样理解人的价值?3、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4、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人有何导向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掌握课本知识。教师点拨一、价值价值: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1、价值是一种关系,即事物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满足程度越大,它的价值就越大。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2、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人的价值探究二:长江大学 15 名大学生舍己救人问题:1、长江大学 15 名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了吗?为什么?2、有人认为“为救两个小孩子,牺牲三名大学生生命不值得”,请用人生价值的知识就此观点发表你的看法。(一)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内容: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3、评价一个人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