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县域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强化县域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文化立县”的战略思想,这对于推动我县经济和社会科学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是一个农业县份,加强文化建设,重点在农村。随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进展,农民的物质条件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走进农村,一幢幢整齐美丽的新居,一条条宽敞通达的水泥公路,昭示着各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走进农家,功能齐全的家用电器比比皆是,餐桌上的鸡鸭鱼肉也是司空见惯的家常食品。这一切都反映了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广阔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与此同时,农村文化生活单一,农民思想素养不高的问题也显现出来。表现最为突出的现象是赌博的风气越来越盛,不但形式多样、品种复杂,而且赌资也越来越大。除此之外,迷信之风也颇为流行。这些现象的产生,不但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精神空气和淳厚的乡土民风,甚至还容易滋生违法犯罪,因此,大力改善或增加农村文化设施,把农村的文化建设纳入健康正常的轨道,有效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解决好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进展观。首先要立足于“大文化”建设,确立建设“大文化”的观念。包括社会伦理思想、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都属于“大文化”范畴。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进步是经济进展的推动力和政治民主的推动器,要坚持进展经济先行的原则,将农村文化工作由一般文化活动提高到文化与科技、教育、经济、政治建设相结合的新水平,以文化建设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协调进展。第三要正确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先进的文化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营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建设新农村的顺利实施;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进展。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农村文化氛围首先应从最基础的文化设施开始兴建。我县虽然普遍建立了农家书屋和阅报栏,但有的还是流于形式,书刊、报纸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要多为农民订阅一些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并能够帮助农民勤劳致富的书报、杂志,让它们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