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读书屋三《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化地看问题。 2.认识 7 个生字 教学重点: 认识 7 个生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化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老师说谜语: 2、(出示挂图)这就是葫芦,可爱吗,喜爱吗?在古代时有个人也很喜爱葫芦,他还种了一棵葫芦呢!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今日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 3、看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生读文前提示。 2、自由阅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整体感受课文内容。(读书动笔,圈圈画画)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议,看谁读得更好。 4、图文对比,观察图画对比相应的课文。 三、自读自悟,理解主题。 1、出示自学提示,同桌或前后桌之间相互沟通、探究。 (1)把两幅图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认真读课文) (2)这个人喜爱葫芦吗?为什么? (3)他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 2、全班汇报,集体沟通。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老师准备两幅葫芦的幻灯片,适时运用) 3、拓展课文,引出寓意。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句子训练(老师出示幻灯片): ①( )这个人没有关注葫芦的生长过程,( )没有能够得到葫芦。(因为......所以......) ② 请你们也来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句话。 (2)怎样做才能得到葫芦?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4、搭建平台,进行展示。 学生用自已喜爱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拓展。如:读、画、演等。 四、识字任务,寓于游戏。 1、出示生字卡片, (1)学生认读、同桌间说记字方法。 (2)汇报。注意不同识字方法的运用。 (3)生互读、小组开火车赛读。 2、识字游戏:摘苹果。 五、联系生活,感悟道理。 1、学生说说平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是怎样解决的? 2、老师出示: 无论做什么事,不但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把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做好,因为每一个小的环节处理的不好,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板书设计: 叶绿 生虫 葫芦 变黄 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