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一年普及,二年提高,三年见效的目标,普及戏曲基本知识,促使师生学唱、爱唱、会唱、唱响戏曲,激发学生尊重历史、敬畏文化的核心价值情感,培育戏曲特色培训的教育品牌。 二、组织机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三、实施步骤 1.选定曲种学唱内容。召开戏曲专家和老师代表座谈会,选定适合学生学唱的经典曲目,各班进行欣赏学唱。 2.培训指导老师。举办戏曲进校园培训班,选聘区内外戏曲名家为顾问,依托戏曲专业技术人员、民间戏曲艺人和学校音乐老师为师资基础,让老师掌握戏曲传授的基本理论与教学方法。 3.列入校本课程计划。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把戏曲科目纳入地方课程,把唱腔板式引入音乐课及课外活动中,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学段课时计划逐步培育戏曲苗子。 4.展示教学成果。设立学生戏曲兴趣小组(社团)或开辟教学第二课堂,通过戏曲橱窗展、摄影专题展、知识竞赛、脸谱绘画竞赛、名家进校园、送戏进校、学生折子戏专场表演、校园戏曲晚会等活动形式,分阶段组织、实施、呈现戏曲进校园的成果。 四、主要措施 1.分类指导。在普遍学唱的基础上,筛选优秀班级,重点推动,从中确定 24 个班级为河北梆子传承培训班。 2.夯实学唱。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紧扣戏曲教学特点规律,明确阶段应知应会内容,注重实践体验与兴趣培育,力求掌握说唱基本方法,切实提升看戏的'能力、听戏的热情与、“演戏”的本领。 3.开发教材。音乐老师利用集体智慧开发适合我校学情的教材。 4.充分展示。在教学各个阶段,提倡各班创设戏曲学唱大舞台,鼓舞年级创办戏曲沙龙,引导学生走进戏曲剧场观看戏曲艺人表演或影像资料,宣传戏曲剧目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传统美德,搭建戏曲学习实践的平台,推动戏曲的传承与进展。 5.完善考评。在测量考评体系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等)进校园”列为班级综合评估与学生音乐或体育技能测试的内容。 五、工作要求 1.认识到位,思想统一。各班级要充分认识活动的现实意义,统一活动组织的步调。学校要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挖掘地方戏曲艺术,精选试点班级作为传承载体;学校要深化弘扬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乡土艺术教育;各班级要探究艺术教育路径,活化学生艺术课堂。 2.监督到位,职责明确。各位领导要分工明确,监督到位。学校要利用戏曲专业技术人员和民间戏曲艺人对音乐老师定期开展教学辅导,要定期开展教学检查观摩,及时督导班级完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