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用心 爱心 专心1 重点 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难点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 本课引言简单介绍了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和协约国集团对于中国参战条件的许诺。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强调以下三点:第一,简单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第二,充分说明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第三,分析协约国集团对中国许诺的目的。 第一目,“五四风雷”。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① 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② 五四运动的爆发(运动的第一阶段):5 月 4~6 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 ③ 五四运动的高潮(运动的第二阶段): 6 月 5 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 ④ 五四运动的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⑤ 五四运动的意义: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工人中办学校、建工会;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中,正确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重点也是难点。 第二目,“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是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成立仅仅 28 年,就完成了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八十多年来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想要完成而没有完成的事业──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用心 爱心 专心2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