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浅谈李清照抒情词的艺术特点 [目录] 一、李清照前后期词风比较. 二、李清照词的语言特点. 三、李清照词中不同的艺术形象. 四、李清照词不同的表现手法.[内容摘要] 女词人李清照被誉为“词国女皇”,她的抒情词向来以婉约深沉见长,把深切的感情融入其内。以时间为线索,同时以鲜明的形象传情,语言被称为“本色行当”。清新自然之外更体现出独特的韵律美,不仅高度总结了前代“花间词”派的成就,也奠定了其一代抒情圣手的地位。本文从题材、语言、形象刻画、表现手法等方面赏析了李清照词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细腻率直、形象多含寄托、意境含蓄深远的抒情艺术。[ 关 键 词 ] 情感; 音律; 语言; 意境; 形象 [ 正文]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作虽然不多,但绝大多数是艺术珍品,它以娴熟和美的音律,自然平淡的语言,清新深邃的意境,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吸引着古往今来的读者。李清照是词家大宗。她出身在一个官宦家庭里,父母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父亲李格非是北宋后四学士之一,母亲亦善文藻。李清照自幼耳濡目染,更兼天资聪颖,浓厚的文学氛围及广泛的爱好养成了她超群的艺术才华。前人评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雨村词话》);“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徒擅名闺阁也”(黄升《花庵词选》);也有人把她和辛弃疾并列,称为“济南二安,难乎为继”(沈曾植《菌阁琐谈》),足见其词作成就之高,为历来人们所公认。一、李清照前后期词风比较李清照的词作以 1127 年赵宋南渡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南渡前的词作,主要运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和女性所特有的委婉细腻的手法,或刻画少女天真烂漫的形象和心理,或抒发少妇独居的寂寞和相思,或描绘自然风光的绚丽与优美;南渡后,词人由于连续遭受国破、家亡、夫死一系列灾难,所写词篇主要是反映自己四处漂泊的处境,国破家亡的苦痛,和思乡悼夫的凄楚,词作由前期抒发个人情感发展到关切国家存亡的情感,展现出饱经世态炎凉的悲苦心情。其早年词作如两首《如梦令》,写得清新活泼,体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非凡的艺术概括力: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前一首,沉醉的游人乘舟而归,误入藕花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