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共价键 原子晶体 学案(苏教版选修 3)知识回顾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比较比较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概念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组成微粒阴阳离子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成键条件得失电子电子云重叠(电子对共用)能形成自由电子作用方式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作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静电作用存在(举例)离子化合物,如NaCl非金属单质,如 H2,共价化合物,如 HCl,离子化合物,如 NaOH金属单质,如 Na键的强弱判断成键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高,离子键越强,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原子半径越小,共用电子对数越多,共价键越强,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越稳定金属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高,金属键越强。金属单质的熔沸点越高疏导引导知识点 1:共价键的形成1.共价键的概念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2.共价键形成的本质 当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体系的能量降低。 以 H2分子的形成为例来说明共价键是如何形成的。当两个氢原子相互接近时,若两个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它们接近到一定距离时,两个 1s 轨道发生重叠,电子在两原子核间出现的机会较大。随着核间距的减小,核间电子出现的机会增大,体系的能量逐渐下降,达到能量最低状态。核间距离进一步减小时,两原子间的斥力使体系的能量迅速上升,这种排斥作用又将氢原子推回到平衡位置。氢气分子的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指势能)随核间距的变化下如下图中曲线 a 表示。氢气分子的能量与核间距的关系 若两个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同,当它们相互接近时,原子间总是排斥作用占主导地位(如上图中曲线 b 所示)。所以两个带有自旋方向相同的电子的氢原子不可能形成氢气分子。3.共价键形成的表示方法 与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类似,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时“”的左侧为原子的电子式,同种原子可以合并,右侧为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电子式。不同的是,因未发生原子间的得失,也没有形成离子,因此在化合物中出现括号和离子电荷数。例: 注意: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时,一是要搞清成键原子间形成的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二是不要混淆“用电子式表示结构”和“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4.共价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