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 1.学情分析分析学情,因材施教。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2.教材分析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马可波罗行记》、寻金热、科技的发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达·伽马直通印度、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商业革命。(2)让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认识到“商业革命”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3)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4)正确认识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5).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2、过程与方法:(1)运用表格比较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以及与中国郑和七次下西洋进行对比;(2)问题探究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开辟新航路最前列? 从几位航海家身上我们应学习什么精神?(3)通过模拟、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4).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两种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3)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它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4)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4.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2)教学难点: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促成了西欧商业经营方式上的重大转变。5.教学方法采用情境设置、设题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的模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由浅入深,有难而易,步步推进。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