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历史 3.3《促进民族大融合》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2高中历史 3.3《促进民族大融合》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1/3
2012高中历史 3.3《促进民族大融合》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3
2012高中历史 3.3《促进民族大融合》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3/3
第 3 课 促进民族大学习方法点拨 1.孝文帝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一方面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加速了北方的民族融合。 2.在学习时,要注意通过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洛阳商业的繁荣,把握北方经济的恢复。要通过北方各民族的变化,把握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的促进。 3.注重把握孝文帝改革和隋唐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1.农业⑴ 农业① 得到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兴修② 。⑵ 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得到开垦,③ 产量增多,人口增多。⑶ 适应④ 的需要,城郊⑤ 的种植发展起来。⑷⑥ 得到发展。2.手工业⑴⑦ 发展尤其显著,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⑵ 青瓷制造业直接影响了⑧ 时期⑨ 制瓷业的繁盛。3.商业⑴⑩ 出现许多大市场,交易活跃。⑵ 政府铸造⑪ ,使长期战乱以来的⑫ 代替货币交易。⑶⑬ 也有长足发展。【拓展点拨】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力的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工具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自我校对】①生产工具;②水利;③粮食;④城市生活;⑤蔬菜;⑥畜牧;⑦丝织业;⑧唐宋;⑨北方;⑩洛阳;⑪铜钱;⑫实物交易;⑬对外贸易;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1.背景:迁都① 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② 先进文化与制度。2.措施⑴ 尊儒崇经,兴办③ 。⑵ 恢复汉族④ 。⑶ 采纳汉族⑤ 制度。修订律令,适应中原地区的法律需要。【拓展点拨】礼乐制度:所谓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固定的强调。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地理论说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没用这一制度来维护统治。【自我校对】①洛阳;②汉族;③学校;④礼乐制度;⑤封建统治;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1.表现⑴ 鲜卑族 A.内迁的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的① ,贵族成为中原的② 。 B.③ 的变化促使④ 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⑵ 汉族 A.鲜卑族⑤ 的经验和技能在北方广泛传播。 B.汉人从服饰或风度上深受⑥ 的影响。2.意义:加速了⑦ ,促进了国家统一。【拓展点拨】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当时的民族融合潮流是相互作用的,改革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推动了北方各民族封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历史 3.3《促进民族大融合》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