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人民版必修2

2012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1/12
2012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12
2012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3/12
教学设计课题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案(人民版必修 2)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本课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在 19 世纪 40 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把历史的视角投入到普通的民众中去,这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崭新趋向。这课在本单元中地位最重要,后两课只是对其中三个具体问题单独拿出来讲而已。学情分析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衣、食、住、风俗方面发生变化的表现。通过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通过问题探究、合作讨论、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走近历史,感悟生活,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心 爱心 专心1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貌【教学难点】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教学方法问题情境法、资料搜集、小组合作 、问题探究讨论、比较法等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教学,体现启发式的教学思想。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向自己的家长或周围群众从吃、穿、住等方面调查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情况。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环节一 教师出场环节二 阅读教材【讲授新课】板书一男女服饰的变化环节一 展示幻灯片教师身穿整洁的西装革履,脚穿一双老板鞋,头戴中国传统瓜皮帽进入教室,问同学;这身打扮是否搭配合适?你们如何搭配?问题情境 1: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师生合作学习。问题探究 2:简述近现代中国服饰变迁的过程是怎样的?概括特征和原因?(由学生分组讨论、归纳)通过课前预习情况学生回答:一种:瓜皮帽+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历史 4.1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人民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