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课 鸦 片 战 争知识目标:列举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侵华的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但是对于战争史实和斗争事迹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而且比较熟悉,可以略讲。战争背景的分析以及战争的影响是这节课的重点。)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运用辨证的观点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战争的爆发和中国战败的必然性,并从历史教训中体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发展。思想目标:通过对鸦片战争背景原因及中国战败原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爱国将领和民众浴血抗敌,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和权益壮烈牺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难点】战争的起因和后果;中国战败的原因【名词解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出超与入超(参考“学案”)【教法与学法指导】探究式教学 比较分析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 【导入新课】17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在西欧逐步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继而它们为争夺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疯狂扩张,当列强挟坚船利炮叩关之时,古老的中国却一派“歌舞升平”,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统治者如何应对?(课件:“鸦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相关图片 4 分钟)【教学过程】一、观战(设计意图:课件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观战争发展过程,整理出战争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体会中国军民的奋勇抗争,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能引出对战争有关问题的思考。本段学习可让学生结合初中所学并根据课本内容自主进行,完成学案上的“知识梳理”。 6 分钟) 1、鸦片战争(1840——1842)(1)导火线: (2)爆发:1840 年 6 月,英军封锁 鸦片战争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 1856——1860 )鸦 片 战 争 ( 1840——1842 )(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进一步加深“半殖半封”)(3)经过: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4)结果:清政府战败——1842 年,英军到达 ,清政府屈服求和;被迫签订《 》——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及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美《 》、中法《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借口: (2)爆发:1856 年,英法联军 (3)经过:第一阶段——占 ,签《 》 第二阶段——占 ,火烧圆明园,签《 》(4)结果:清政府战败——1860 年,英法联军 ,清政府屈服求和;被迫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