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 12 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考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教学课时1 课时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 文革结束,但“两个凡是”思想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②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978 年 12 月,邓小平作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2、时间: 1978 年 12 月3、内容:① 思想: 左倾错误到实事求是② 政治: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 经济:实行改革开放【当场消化 1】下列对于我党历史上几次会议的中心任务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中共“八大”: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战略4、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转折,是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1、背景: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由于集中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当场消化 2】右图是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 20世纪 70 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2、时间: 1978 年 地区:安徽和四川3、措施: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为主要形式注释: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 ,只是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土地仍然是 国有制 ;4、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场消化 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5、其他改革措施① 发展 乡镇企业 ,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② 废除 人民公社体制 ,建立乡、村级政府思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