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单元高考聚焦 本单元主要是考查日本明治维新,与当今国内的改革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在高考中占有非重要的地位。从内容上看,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主要过程和内容、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是本单元的主体知识,也是高考的重要知识点。从命题的角度来看,把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中国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做纵向比较,或者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进行横向比较;联系时政热点,分析民主政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中日关系的发展等都是高考可能采用的基本命题角度。单元专题归纳 一、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日本的认识 1.使日本社会危机加剧。日本开国后,欧美国家向日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套购黄金,使日本传统工业遭到沉重打击,物价暴涨,经济混乱。人民生活困苦,农民和贫困市民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2.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⑴ 在生丝和茶叶等生产部门,出口的大量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不断得到改进,一些生产和经营相关产品的富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增长。 ⑵ 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工业文明的优势,他们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 3.促进了西南诸藩的发展。在长期受幕府排挤的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开始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上这些,为日后日本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二、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的变化 1.政治上: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资本主义国家。幕府统治被推翻,天皇掌握了政权,大名、武士对地方的统治权被剥夺,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中下级武士掌握了领导权。 2.经济上:明治维新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得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深入农村,工场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商业资本发展迅速。明治维新后,日本大力发展工商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3.对外关系上:明治维新前,日本遭到美、俄、英、法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三、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上:虽然宣布废除封建特权,实行“四民平等”,但却实行华族制度,本质上是把幕藩体制下的封建等级身份制转化为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近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这意味着新的不平等。 2.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