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第 20 课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学法指导】1、利用学科自习,25 分钟之内,阅读教材和导学案上所有的内容,明确课标及考纲要求,结合教材,梳理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并背诵。2、20 分钟完成检测,注意答要点,不会的地方用红笔划出。【课标要求】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的背景和经过及战争给我们的教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印巴战争、两伊战争,认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消除战争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局部战争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和平意识。认识在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中东的和平进程异常艰难。【教学重点】 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和平进程的艰难性。【教学难点】 认识到中东地区问题的核心矛盾和大国争霸所起的作用。【基础知识梳理】一、印巴战争【A 级了解】(一)背景:1、英国殖民者“ ”政策造成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立,埋下了矛盾的种子;2、 问题成为印巴矛盾激化的导火线;3、 两国不断向印巴出售武器,事实上也推动了印巴两国一次次走向战争。(二)战争过程: 第一次:1947-1949 年,起因是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在 多次调解下,划定停火线,但问题仍没有解决; 第二次:1965-1966 年,起因仍是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印度以“巴非正规军渗入”为由发动进攻,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胜利, 再次通过决议,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胜利,但争端仍未解决。第三次:1971 年,印度要肢解巴基斯坦,得到苏联的支持,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印度占明显优势,结果巴基斯坦被肢解,东巴成为独立的 ,南亚次大陆政治天平倾向印度。此后,印巴两国经常发生一些小规模的冲突,南亚次大陆局势持续紧张。二、两伊战争【A 级了解】(一)特点: 两伊战争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持续时间较长、损失消耗最惨重的一场局部战争。(二)背景1.领土和石油争端:两伊都生产石油,而且都集中在两国河界 河流域,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成为两国争执的焦点;2.民族和宗教矛盾:伊朗主要民族是波斯人,伊拉克以 人为主体,两国都信奉 ,但教派不同。 3.地区霸权政策: 奉行地区霸权主义,企图成为 世界的盟主;4.大国力量介入: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 。(三)过程: 时间:1980 年 9 月—1988 年 8 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