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 1 第三章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六节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应用它解决简单问题;3、区分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概念。(二)能力目标1、 培养实验观察能力,从实验现象中总结物理规律;2、 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引导学生将知识前后联系,融会贯通;3、 理论联系实际,善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疑惑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一)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二)启发讨论、归纳总结牛顿第三定律(三)学以致用:用牛顿第三定律正确理解马拉车和拔河比赛的问题(四)概念比较: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掌握实验探究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区分物理概念的能力2、以火箭、卫星的发射为例,切实感受知识的伟大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从内容上学生很容易掌握,但是在解释一些实际问题时又会出现疑惑,比如:马拉车的过程中马对车与车对马哪个力大呢?拔河过程中嬴的一方是否力气大呢?因此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深刻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大量举例,牢固的建立起“一对相互作用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等值反向”的正确认识; 2、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概念很容易混淆,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先引导学生做一个实例分析:静止在桌面上的书,通过找出一对相互作用力,书的受力,桌子的受力等(以力的示意图标明),让学生各抒己见找不同点,最后由老师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对比,完成概念的辨析。教学器材 气垫导轨、磁铁、铁块、演示弹簧秤(两个)、小弹簧秤(40 个)铁架台、计算机、计算机教学课件等。I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演示] 鼓掌、气垫导轨上滑块与橡皮筋的碰撞、气垫导轨上磁铁与铁块间的吸引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两物体作用时力的关系:如在气垫导轨上按住磁铁,能把铁块吸引过来;按住铁块,也能把磁铁吸引过来)(二)新课讲授 [提问]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回答] 说明磁铁和铁块是相互吸引。[结论] 观察和实验表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 A 物体作用于 B 物体,B物体也一定同时作用于 A 物体。物理学上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提问]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