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④生活与哲学学案(人教版)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一、【探究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2)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 (4)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5)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1) 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2)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3)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4)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5)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6)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运用:(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分析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分析说明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3)联系实例,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4)分析说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1)使学生初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初步具有进行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能力以及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二、【重点难点】(1)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2)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价值 (3)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 (4)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三、【合作初探】:第一学时 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一)第一框题 价值与价值观(一)、人的价值◇课堂探究 1: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探究提示:(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所谓哲学上的价值就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粮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满足人们穿、住需要的属性;书籍、艺术等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可见,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而这些具体的价值又可以概括为几个领域,即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这是具体事物、具体领域的价值。而哲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