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3、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重点〗 ⑴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 ⑵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意义。 〖难点〗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 〖素质要求〗 知识方面: 理解: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 ②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或联系个人经历,比较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运用:运用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的原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本框题在叙述方式上的特点是:依照意识反作用的领域为顺序,在每一领域中再依照意识反作用的性质来安排叙述的次序。先讲不同性质的意识对自然界的两种不同的反作用,再讲不同性质的意识对社会的两种不同的反作用,由此概括出不同性质的意识起着不同的反作用,再进而概括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观点。教学中要注意这一思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能力、概括能力。 觉悟方面: 提高学生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重点解决办法】 1、"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和"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意义是重点。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属基本概念,需要明确是什么。因为它对于理解"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这个基本原理有重要意义。为了使学生理解并记住课本文字定义表述,可通过建筑材料变成建筑物来具体形象地说明:"在实践中,意识指挥工人使用劳动工具这种物质力量,作用于建筑材料(即定义申的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丫,从而使零散的建筑材料这种物质具体形态变成建筑物这种物质具体形态,这就叫做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讲解时要突出:意识存在于人的头脑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的东西只能用物质的东西去直接改变,但意识能起"指挥"作用,告诉人们"做什么"和"怎样做"。最后,准确完整地指导学生在课本上划下这一定义。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论是重点。因为,从世界观来说,它直接体现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和"正确的思想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的基本原理,从当前社会生活来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一件战略性大事,是热点问题之一;从学生成长来看,积极参加社侩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制丑恶的错误思想,提高自己的觉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由于社会上对文明的宣传,同学还是好接受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