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第 2 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内容拓展(人教版必修 2)【教材内容全解】要点一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基因行为染色体行为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在配子中成对的染色体只有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2.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1)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例 1 在 2 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 4 种表现型,其比例为 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A.F1产生了 4 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 4 种雌雄配子自由组合D.必须有足量的 F2个体解析:在 F1自交过程中,4 种比例相等的雄配子与 4 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随机结合形成 16 种合子,其中 9 种合子发育成黄色圆粒,3 种合子发育成黄色皱粒,另 3 种合子发育成绿色圆粒,1 种合子发育成绿色皱粒,其比例为 9∶3∶3∶1。在豌豆花中,雌配子数量有限,但雄配子却多得难以计数,因此在 F1的自交过程中,雌雄配子的数量之间没有对等关系。保证 F2中有足够数量的个体是为了提高概率统计的准确性。答案:B要点二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1.在杂交育种方面(1)显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即得到的都是纯合子,方可作为推广种。(2)隐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时:一旦出现即可作为种子推广使用。2.在医学实践方面(1)常常用于对某些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率作出科学的分析和推断。① 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判断方法父母均患病,所生孩子中有表现为正常的,则该病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即“有中生无为显性”),如右图所示。② 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判断方法父母均表现为正常,所生孩子中有患病的,则该病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如右图所示。(2)为禁止近亲结婚提供科学的依据。每个人都是 5~6 种不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近亲结婚的双方很可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他们的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会大大增加,因此我国禁止近亲结婚。如果某一家庭中有一个隐性致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