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一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本诗的风格特点,把握诗歌的情感。2.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学习重点]把握诗歌的情感。[天天预习]1.课内词汇 青青子衿 呦呦 何时可掇 三匝 契阔谈讌 吐哺 鼓瑟吹笙 越陌度阡 譬如2.每日成语(1)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2)党同伐异:偏袒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打击不同意见的人。“党”,偏袒。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3)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3、文学知识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少机警,有权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了北方。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有《曹操集》。[文本研读]1.曹操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 2.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 3.诗人以朝露这个意象来比喻什么? 4.诗人举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诗人满腹忧愁,用什么来解忧呢?可是真能解忧吗? 5.曹操看到人生短暂,曹操持何人生态度? 6.曹操深感人生有限,急于实现人生理想,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1渴盼? 7.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8.“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忧” 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9.诗人在酒宴上演唱此诗,哪几句最切合宴会主题? 10.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11.“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忧愁?1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包含了什么意思?有没有弦外之音? 13.最后四句吐露诗人什么样的心态? [问题探究]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传达何种情感?2.“越陌度阡……心念旧恩”四句描写了什么场面?属于实写还是虚写?23.“月明星稀……何枝可依”四句从内容看属于哪一类描写?何种表现手法?诗人借此抒发什么样的情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