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消费心理的复杂性原因,怎样看待和评价主要的四种消费心理。(2)知道为什么要坚持四大消费原则。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进行理论抽象的能力,提高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2)在学习“消费心理面面观”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了解有几种消费心理,比较这几种消费心理的利弊,培养他们分辨是非、分析思考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针对今天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观念,有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以及避免盲从的消费观念,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理性的消费者。二、教学设计 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难点:适度消费。(一)消费心理面面观1、消费心理的含义。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活动时要考虑一些问题,如消费什么?消费多少?以什么方式消费?消费后自我感觉如何?等等。这些总是伴随着消费者有目的、有意识的复杂的心理思维活动,这种贯穿消费活动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的总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消费心理。2、消费心理的复杂性的原因: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补充: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教材重点讲了心理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但并不是忽视或否认客观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人的消费心理的形成是客观因素(经济、社会、文化用心 爱心 专心1等因素)和主观因素(个人性格、爱好、兴趣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因素对消费和消费心理的影响是基础性的。】3、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不同的消费心理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常常是共同影响人的消费行为。只不过可能在某种消费行为中某一消费心理的作用更突出、表现得更鲜明罢了。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 价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标新立异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性盲目性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不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