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 1 课时)【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和课堂组织 2分钟)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和掌握文中“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 个词语的含义。归纳“夫、焉、其、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及相应的文言现象。(重点)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难点)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 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使用说明】 1、建议 4 课时完成;2、读书要求 (1)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2)反复阅读课文,能够背诵;3、升华案共分两部分,计划时间 80 分钟,使用时也可根据学生情况做微调。一、知识链接 (25 分钟)1、关于《左传》2、史书体例3、时代背景4、相关资料(1)秦立晋君(2)惠公背约(3)重耳过郑(4)郑楚结盟二、基础练习(15 分钟)1、解释以下通假字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无能为也已——已” 通“矣”,了。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增加。秦伯说——“说”通“悦”,高兴、喜悦。不知——“知”通“智”,明智。2、解释下列文言实词贰(从事二主) 军(驻扎) 济(渡河) 肆(延伸,扩张)阙(侵损、削减) 敝(损害) 3、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若:天涯若比邻 ①好象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②假如 1实词虚词记忆小窍门:(1)还原句内,理解记忆;(2)同词对比,发现异同;(3)反复练习,完成认知。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③你说:触龙说赵太后 ①劝说 《爱莲说》 ②一种文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③同“悦” 高兴 说不喻然后辨 ④陈述,解说 矛盾之说也 ⑤理论,主张、学说5 、解释下列古今异义① 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 今义:仪仗的俗称。② 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③ 又欲肆其西封肆,古义:延伸,扩张。今义:任意妄为。封,古义:边境。今义:密闭。④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古义:假如没有。今义:细小,轻微。夫人,古义:夫,代词,指“那个人”。今义:男性配偶的尊称。⑤ 若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负责主办、接待的一方。⑥ 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