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题(三)内容:第 7~9 单元 时量:90 分钟 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关 19 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农奴制正式确立 B.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C.农奴开始成为地主的私有财产 D.农奴制危机加剧,农奴反抗斗争激烈 2.1861 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 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 )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3. 在改革方案讨论中,属于工商业发达地区贵族提出的改革方案的是( A ) A. 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 B.彻底解放农奴 C.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 D. 增加土地,加强对农奴的控制4. 列宁曾指出,经过 1861 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B )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5.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 D ) ① 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③ 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 ④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D ) A.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B.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 C.加强军事实力 D.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7.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C )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8. 之所以说 1861 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D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9.1873 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C )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10.日本社会中,“士”的构成包括 ( C ) ① 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