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因式分解》教学反思龙杭菊素养训练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同学为主体,从同学的实际状况动身,关注、关怀同学的成长,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教会同学学会学习,学会思索,使同学成为学习的仆人。同学是变化的,课堂教学也是变化无穷的,而我们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如何充当,如何处理突发问题,下面以《因式分解》一节课的反思谈谈“以同学为主”自己的一些感悟:这是《因式分解》的第一节课,内容为因式分解的概念和用提取公因式进行分解因式,这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同学把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学会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在同学对因式分解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例举了5a+5b,5a-20b,5am+5bm,4am2+8bm,5am3-25bm2等第2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进行因式分解,始终例举了5a(x+y)+5b(x+y),a(x-y)+b(x-y),到这里同学还牵强接受,再例举下去,对于a(x-y)+b(y-x)与a(x-y)2-b(y-x)2等就模糊了,这连续的例举让同学们有点招架不住了。自己认为这样做感觉不错,但课后我仔细总结与反思这一节课,觉得有以下不足:一。“以同学为主,老师为导”的理念落实得不够。特殊是在老师出题这一环节上,我想在同学自己自学理解了公因式后,应让同学自己探究,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在各个小组中要求同学自己编出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的题目,再依据同学所编的题目让别的同学说出公因式,分解因式,然后各小组选出最有代表的一题参与小组竞赛活动,看看哪个小组出的题能难倒对方。我想这样做既转变了教的方式,又能促进同学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但增加同学第3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学习的爱好,而且培育同学的竞争力量,这样同学学习才不会感到枯燥,学习才有味。二。这节课我对同学的实际状况讨论不够,应针对同学进行备课。对我们农村学校的同学,他们学习的乐观性不高,基础不是很好,在刚刚接触因式分解这个概念后,同学还理解不够,基础也不够扎实,对于公因式是单项式的简单接受,但提出了多项式是公因式的分解,对于部分的同学来说是有点接受不了,所以这节课的效果不是很好。我想应在课前依据班级、同学的实际状况进行备课,从同学的学习接受学问和乐于学习的角度去备好每一节课。三。课堂上不能“过于求全”。我们总认为每一节课都要按肯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这样才觉得完善,其实不然,关键是如何让同学更好的学会每一个学问点,老师讲清每一个学问点,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第4页共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我们再依据同学、课堂的实际状况去处理好问题与时间,这节课完成不了的内容下节课再讲,可以让同学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让同学多思索、多动手、多动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同学,这也充分体现出以同学为主的思想。我们老师应走出演讲者、唱主角的角色,成为全体同学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同学能自己做的事老师不要代劳,我们老师应在同学的学习的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赐予恰当的关心与引导,让同学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获得学问,体验猎取学问的乐趣。(通联:445035湖北省恩施市盛家坝民族中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