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五章 章末能力测试题(教师版)一、单项选择题(44 分,每小题 4 分)1.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解析】选 B。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各要素相互作用能产生新功能,平衡功能就是其中之一。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 2~3 题。2.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3.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解析】图示景观为荒漠景观,主要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2.C 3.A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完成 4~5 题。4.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答案】A 【解析】按照垂直自然带谱,针阔混交林带上面应为针叶林带,再向上是高山灌木林带,高寒荒漠带上面为冰川带,故选 A。5.该山南坡比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南坡( )① 纬度低 ②相对高度大 ③向阳坡 ④迎风坡A.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 【解析】由图中山地海拔和山的南北两坡自然带的差别,可知该山为喜马拉雅山。南坡为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而且南坡相对高度较大,故其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同一座山南北坡纬度差异不大。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 6 题。6.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答案】A 【解析】气温分布应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曲线②符合这种分布特征;降水分布规律是赤道和温带地区较多,副热带地区较少,③曲线符合;副热带地区是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山地雪线高度相应提高,①曲线符合这种分布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 7-9 题。7.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天山山脉 C.南岭 D.祁连山脉8.该山地中段森林带分布的高度可能是( )A.1000 米以下 B.1000 米至 1500 米 C.3500 米以下 D.2000 米至 2500 米9.导致该山地最大降水高度东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