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必修 3 第二单元测试题 2(教师版)一、选择题1.2012 年春节期间,一出《十谢共产党》的花灯戏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传唱,原创与表演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歌为心声,《十谢共产党》唱出了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 化,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这说明( )① 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③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④ 劳动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A【解析】 《十谢共产党》唱出了中国农村的变化,展现了农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①②③观点错误,只有先进文化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④观点不科学,人民群众 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不能把人民群众的范围缩小为劳动群众。2.在日渐强劲的城市化浪潮中,很多城市古建筑在远未濒危时就被拆除了,这不仅是浪费,更是对城市文化传统的“屠杀”。失去了文化传承的城市是文明残缺的城市,看不见历史的城市是文化的“死城”。这启示我们,城市化应当( )A.优先考虑保护传统文化B.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C.坚持对传统建筑的全面保留D.坚持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答案】 B【解析】 题干强调城市化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B 符合题意。A 表述无根据。对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地继承, C 错误。D 不是给我们的启示。3.2010 年热播的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 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 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④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C【解析】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可以增强人们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①发挥科技的力量,推动文化创新② 提供物质载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③ 提高信息化水平,取代传统媒体④ 促进文化传承,提高居民文化素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B【解析】 三网融合能够提高信息化水平,但并不能取代传统媒体,排除含③的选项,故选 B。6.下面三幅图片分别为韩国釜山、卡塔尔多哈、中国广州三届亚运会吉祥物,反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说明( )①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