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区应建立绿色工业体系调研报告 旅游地区应建立绿色工业体系调研报告**省**市以旅游立市、以旅游兴市,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地区。总体来说,近些年来,**市旅游业蓬勃进展,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税收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其他城市相比,**市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在区域协调进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市在税收方面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地方税源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市经济过于依赖旅游产业,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于旅游,地方税源结构呈现单一性和脆弱性,受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形势影响较为明显。作为经济社会进展重要支撑的工业,是该市经济进展的短板。产业结构的失衡状态决定了该市税源结构的不尽合理。20xx 年**市实现地税各项收入 5.73 亿元,其中营业税和所得税占76.8%,其他各税占 23.2%,形成了以营业税、所得税为主,其他税种参差不齐的格局。此外,**市旅游经济的进展与税收的增长一直处于“大旅游小税收”的状态。以 20xx 年为例,该市接待国内外游客 1679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83.49 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 13.3 亿元,分别是 1994 年的 15.3 倍、73.9 倍、6.2 倍,年均增长 21.5%、35.98%、13.9%。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增长大大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根据测算,每 100 元旅游收入应提供 7 元~10 元的地方税收,而**市每 100 元旅游收入实际只提供 3 元~4 元的地方税收。20xx 年该市旅游业实现的地方税收仅占财政收入的 2.8%,旅游税收的贡献率偏低。地方宏观税负偏低。20xx 年**市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 3.11%,相比以往有所提高,但与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省长沙市 20xx 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 4.62%;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如安徽省黄山市 20xx 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 7.9%。政策扶持力度不大。例如,区域、产业优惠政策不多。现行税制没有体现地区间经济进展水平差异,税收优惠政策没有更好地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没有给予欠发达地区倾斜政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不力。生态环境是**市经济社会进展的生命线。目前,就地税部门征收管理的税种而言,对促进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发挥作用的税种主要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由于这些都是“小税种”,各级税务部门容易产生“抓大放小”的观念,忽视对它们的管理。目前税制中,还没有一个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专门税种,限制了税收的调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