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校新老师见习期工作总结 一、师德表现 首言师德表现,记得进入旅游学校的第一天,我们新入职的十位老师就被支配去听老老师的公开课。几天光阴下来,光阴和事实奉告我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所应具备的不仅仅是激情,而是对老师这一职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老师,任重而道远;成为学生的良师良友,难上加难;作为先生,只有爱是不可的。认识到本身肩上的责任,了解到以后途径的艰巨,并没有挫伤我的积极性,而是让我在有心理筹备的环境下多了一把干劲。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切合点后,我快速完成从学生到老师这一社会职责的改变。平常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仔细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从不缺勤,屈服支配,人际关系融洽。另一方面,老师的言行,学生极易还是接收,很少去鉴别,因而,本着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我认识到必须要正视本身的言行。以身作则,能力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本身必须先做到。假如言行脱节,说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学生这样做,本身却那样做,只能引起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我坚信拥有康健的人格品位,能力在学生中建立威信、获得敬佩,起到模范作用。在此,我想借见习总结的机会提个不是建议的建议:既然我们是旅游学校的老师,既然我们培育的是办事性质人才,既然我们开了普通话课,既然我们要求学生讲普通话,那么我们作为老师,理应除了在教授教化中使用普通话,在和学生沟通中也使用普通话。 二、教授教化环境 作为中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中职院校)的一名新老师,我担负又是公共根基课程——《司法根基知识》。拿到讲义细观后已经充分认识到假如按老例的教授教化模式进行教授教化,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该课程瘫痪,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可能连什么是司法都很难回答。为此,我与多位先生进行沟通,订定了“以案说法”教授教化模式——即先由日常生活中的违法犯罪琐事或案例,导入书本中的观点和理论知识,由理论知识再到案例(阐发),最后回归到日常生活。使学生可以或许学以致用,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学会用司法来掩护本身,用司法来约束本身,不做违法犯罪之事。 在试讲中,我把本身的教授教化模式给听课的先生们做了简短的演示,获得了先生们的确定,同时也听取了一些先生好的建议,从而使我在开课前对我的教授教化工作做了一些更好的调剂。如整个教授教化历程中如学校教授教化条件允许,我会支配学生去法院进行旁听,可以开展“断案高手”系列运动,从而更好的让书本知识回归社会。 思路是好的,但实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