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七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现就是能够针对时政热点或生活中的情境资料准确迁移知识点。 二、目的的达成: 老师有意识的搜集反映课标内容的多种情境资料,开发各种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课堂的热情,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完成知识迁移,构建知识网络。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1、导入环节:通过复习专题一和专题二的主题,老师设问:新自我在新的成长阶段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引导学生说出第三单元的主题,从而使学生明确三个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 2、知识储备:老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列出本课的知识要点,并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起到强调基础知识的作用。 3、设计课堂活动“我思我行”:老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出示情境资料,激发学生参加课堂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引导,迁移知识、解决问题、渗透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调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和自身的进展。通过拓展延伸、总结归纳,学生不仅提高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升华了情感。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5、课堂小结:学生代表归纳总结,再现知识点,整体建构。 三、课堂评价的原则: 遵循“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原则。老师对学生的`肯定、鼓舞、引导、赏识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事实证明,这样做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效果。 课后,杨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点评,成功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选取材料典型,正反面材料结合,对应知识要点。 2、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到位。 3、讲练结合、事理结合,注重知识的理解运用,符合新课改理念。 4、对整体的复习模式进行了肯定。 更为重要的是杨老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解决了我在本节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是在复习课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几处困惑。希望能在这里与各位同仁分享。 1、如何解决小组活动不充分的问题: 小组学习是协作学习的重要形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前提条件是老师要了解学生,依据每位同学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对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调配并进行细致的分工:例如小组活动时,组织能力强的当组长,性格内向的可以选择记录,表达能力强的作为发言的代表等,各尽所能、各司其职。这样,知识的获得就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