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铜川市畜牧业扶贫调查报告 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没有产业进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畜牧业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铜川畜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国家统计局铜川调查队联合市畜牧局、市畜牧站,赴宜君县、印台区和耀州区,广泛深化乡镇、村组、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合作社、养殖场、贫困户走访,掌握了畜牧业扶贫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结果显示:铜川市畜牧部门积极落实扶贫政策,全力组织实施开展畜牧业扶贫,畜牧业扶贫稳步推动,成效显著,养殖企业主动担当、帮扶带动,贫困户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畜牧业扶贫政策 近年来,铜川市畜牧工作根据“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总体要求,历经了“由圈到场”、“由散到整”、由“传统到现代”的提升转变,形成了北部山区以肉牛、肉羊为主,南部塬区以奶牛、生猪为主,城郊区以蛋鸡为主的畜牧产业板块,畜沼果配套的有机循环农业模式初步形成。2024 年,全市畜禽存栏 199.71 万(头只),肉、奶、蛋总产量分别达到1.69 万吨、2.68 万吨、1.68 万吨。畜牧业总产值 8.1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18.3%。 铜川市政府出台的《进一步加强生猪生产实施意见》、《奶牛生产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支持畜牧业进展的政策性文件,强力推动了奶牛生产示范市、生猪养殖基地、宜君肉牛基地建设,促进了畜禽养殖规模化进展。省市规划建设的宜君肉牛养殖基地重点县、印台蛋鸡生产基地、耀州高端牛奶基地县为主的畜牧产业为产业扶贫奠定了基础。创新性成立的铜川生猪产业联盟、羊产业联盟和陕西天天健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联盟抱团应对市场,为新技术推广、品牌建设及产品销售起到了重要作用。铜川市制定的《铜川市农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突出产业进展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先地位。以贫困户脱贫为核心,以 208 个村 3108 户 1.02 万特色产业脱贫人口为目标,以做强做大致富产业为支撑,以培育壮大扶贫主体为载体,强力推动产业脱贫行动,培育 100 家以上示范性新型经营主体,重点进展 500 户以上增收示范户,帮扶带动 5000 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 全市确定的 208 个贫困村中,适宜进展粮、畜、药特色产业的 68 个村,已确定 22 个村进展畜牧养殖,结合贫困户脱贫意愿,生态养羊、林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