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厂硝酸与氮氧化物对工人健康危害的调查 为了解硝酸与氮氧化物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我们于2024 年 3 月对某化工厂进行了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该厂长时间直接接触硝酸与氮氧化物的操作工 139名工人(男 102 人,女 37 人)为直接接触组,年龄 19~50(37.110.3)岁,工龄 1~32(11.87.2)年;该厂短时间或间断接触该毒物的辅助工 88 人(男 50 人,女 38 人)为间接接触组,年龄 21~52(38.711.6)岁,工龄 1~33(12.77.9)年;另选择某事业单位非接触该毒物的管理人员 98 人(男 60 人,女 38 人)作为对比组,年龄 20~55(41.58.7)岁,工龄 1~30(10.698.4)年。经统计学 分析,三组性别、年龄、工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 由专业人员深化生产车间详细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工作方式、主要生产原料、产品以及工人作息时间、生产环境及个人卫生防护情况等。气体采集采纳 qz―3 大气采样器,评价根据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执行。 1.2.2 职业健康检查 所有受检者均详细询问和记录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自觉症状,并进行内科、五官科、心电图、b 超、胸部透视,血、尿常规和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等项目检查。 1.2.3 诊断标准 (1)五官科由专科医生对三组人员进行眼、鼻、咽喉、口腔等常规检查。诊断依据参照有用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学[1~3]标准执行。(2)心电图检查采纳国产 ecg―92c 型心电图测定仪,参照黄宛著《临床心电图学》诊断标准进行分析诊断[4]。 1.2.4 统计学分析 采纳 2 检验。 2 结果 2.1 职业卫生学调查 该厂属于小型集体化工企业,主要产品为硝酸和硝酸盐,职工总人数 368 人,有害因素为硝酸、氮氧化物和噪声,接触硝酸与氮氧化物的职工 257 人;车间工种有操作、质检、分析、仪表、机修、电工、钳工等;工人作息制度为三班倒,每班工作 8h。厂方已对工人发放口罩、工作服、胶鞋等防护用品,并设置了一名职业卫生医师主管工人职业卫生事项。因厂方保密,故产品工艺流程信息不详。 2.2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测定结果 根据该厂生产的实际情况,选择硝酸铅车间离心岗位、除铜岗位、酸化岗位等 3 个主要的作业点进行氮氧化物测定,浓度均 0.016mg/m3,远低于短时接触容许浓度 10mg/m3;测定时气温 26℃,相对湿度 80%,气压 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