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河长制工作总结第一季度河长制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第一季度河长制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季度河长制工作总结 1 xxxx 年一季度,我市在完成四级河长制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建立了湖长制工作体系,河湖管理和保护成效显著。 一是完成 xxxx 年度河湖长制考核工作。xxxx 年 12 月,各县(市、区)开展了自评,xxxx 年 1 月市河长办会同各成员单位制定了考核方案,在各县(市、区)自评的基础上,组织了现场抽查。xxxx 年 3 月,市河长办汇总了市级河长相关成员单位考核结果,完成了工作成效考核工作。 二是完善治水管水机制。市河长会议成员单位加强工作协同配合,狠抓工作落实。市交通、环保、水利、住建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合力推动了码头堆场、水污染防治、入河排污口、打击非法采砂、黑臭水体整治等工作,推动河湖长制深化开展。各地结合实际,创新了河长制管护方式。其中,阜南县、颍泉区建立了河长制智慧信息系统;颍东区设立检察院驻区河长办检察联络站;界首市、颍州区率先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部分地区结合脱贫攻坚,积极聘用贫困人口为河道保洁员、管护员。 三是河湖管护成效初显。实施综合治水项目,突出抓好防洪保安、安全供水、污水治理三大工程建设,实施项目 116 个,总投资469.41 亿元。加快阜城黑臭水体整治,19 条黑臭水体已达到“初见成效”目标。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投资 1.3 亿元实施黑茨河水系连通工程,拦蓄污水,保障茨淮新河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实施样板河流工程,市财政安排 200 万元专项资金进行奖补,全市已打造样板河湖 240 多条(段),累计河道长度约 720 公里。加强湿地建设。投入 16.3 亿元实施了太和沙颍河、颍州西湖等湿地公园退耕还湿工程。全市已建成 2 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4 处国家和省、市级湿地公园,规划面积达 4.7 万公顷。加强河湖生态建设。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对河流进行生态护坡、绿化,累计投入 4.3 亿元,打造示范段 81 公里、河流绿化提升 459 公里,绿化面积 3.5 万亩。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结合河湖保护,全市共建设水利风景区 5 处,其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2 处,为市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