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小板凳朗读|第三个小板凳课文原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懂得做事要充满信心,努力进取。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难点:体会为什么老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今日我们要在这里上一节语文课。 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向大家提出几个问题:语文学习的这一单元是关于谁的故事?(关于名人小时候的故事),那么上一篇课文我们学习了哪个名人的故事?(达芬奇)课后老师让大家回家查一查有关名人的名字,你查到了吗?(生答) 那么,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关于德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题目叫三个小板凳(板书课题) 认识凳。 二、初读课文。 1、爱因斯坦和板凳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为什么有三个小板凳呢? 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遍课文,了解一下课文大意,把你不认识的字画出来。也可以借助字典或小声问别人等方式来认识。 2、老师范读,注意听清你不认识的字。 3、下页大家再自由练读一遍,注意四点:1)读准音;2)圈画出自然段序号;3)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写了他什么事?4)画出生字。(学生回答 3 和 4) 三、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1、快速读课文,同学们想:哪个自然段是写同学们和老师不太喜爱爱因斯坦?(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从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爱因斯坦从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老师为什么不太喜爱他。(出示师)这个字读音是 shī,什么时候用这个字最多,你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2、那么爱因斯坦的老师为什么不太喜爱他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不喜爱的原因?也就是老师斥责和同学嘲笑爱因斯坦做的小板凳?(第二、三自然段)。通过这两个自然段,我们知道故事发生在什么课上?(手工),手工课里,学生都要交作品。 (出示作品二字)什么是作品?(文学艺术制造的成品)这个作与哪个字长的像?(昨)同时和哪个字容易弄混呢?做(出示大屏幕,作与做的填空) 品字你怎样记忆呢?与你认识的哪些字结构相似呢?(众、森)它是指品行、品尝的意思。 3、同学们都交了哪些作品?(生答:出示泥,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用形声字的办法)你在什么时候能看到泥(下雨),因为泥就是用水把土弄湿了就是泥土;那么我们盖房子要用什么抹墙呢?(水泥) 4、那么爱因斯坦的作品是什么呢?(板凳)什么样的板凳?(糟糕)什么叫糟糕。老师是怎样说他的?(用什么语气) 5、所以当老师指责他,学生嘲笑他时,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