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型信息分发隐私风险及法律对策 技术的背后是传播权力的扩张,算法型信息分发的迅猛进展,在逻辑维度、主体维度、内容维度以及功能维度给用户带来了隐私风险。网络平台以迎合受众需求、追逐商业价值为出发点,有可能会违反现有法律规定,或是利用法律制度的漏洞和缺陷,规避法律责任。明确网络平台对用户个人敏感信息保护、信息内容服务、算法治理的法律责任,以及增强法律对用户权利的给予和限制,有助于防范算法型分发带来的隐私风险,实现保护信息产业进展与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算法型信息分发;隐私;法律对策 智能传播时代算法分发技术在新闻业中的应用,给新闻生产带来深刻变革和广泛影响。算法型信息分发的进展与变化是一种重塑传播规则、改变人们认知的全新制度设计,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维度上:逻辑维度、主体维度、内容维度、功能维度。①算法在新闻生产中产生算法风险,其中以数据的编写、处理为基础的算法造成用户隐私风险的显著提升。提高法律的适应性,应尽快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隐私权保护的问题进行回应,明晰网络平台的法律责任,实现大数据产业进展和公民权利保护的平衡。 一、算法型信息分发带来的隐私风险 第一,在逻辑维度上,算法智能化效果的提升实现深层监控,披露整合型隐私。算法分发以建立在个人数据编写基础之上的算法生产为前提。当前,伴随万物皆媒时代的到来,信息将被从更多空间、时间维度上猎取,不仅数据编写的体量显著增加,而且深层监控得以实现,很多全新领域的数据包括一些极为隐秘的个人数据也将被编写。例如,基于传感器等技术的进展,能够监测用户生理层面的信息。一方面,信息的全面编写并不区分个人敏感信息,许多敏感信息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编写的,编写的范围用户不得而知。用户也不知道被编写的信息是否再次流转,假如被流转的信息缺乏有效保护,将进一步增加用户隐私泄露的风险。另一方面,伴随算法模型的智能化升级,对个人数据的全面编写将产生整合型隐私。伴随算法系统运行效果的精确化,算力在广度、深度和准确度方面都在不断提升,单一信息的采集也许并不泄露隐私,但是从海量信息中进行深度挖掘的个人数据,在结构再结构化之后就能够产生整合型隐私,个人隐私信息面临泄露危险。第二,在主体维度上,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算法模糊公私领域界限,增强隐私风险。智能环境下,无论 OGC、PGC,还是 UGC、MGC,“它们都将成为网络传播节点,彼此互联互通,构建出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