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高考语文拓展阅读:课本新阅读 民国年间,兵荒马乱,人心却淡定。人有信念,下有常识,小学课本集二者于一身。 老课本的编著是民间的,无关君王军阀权贵,透着民众皮肤上的冷暖,不呼口号,不居高临下,不繁文缛节。仁、义、礼、智、信,情趣,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多在平白明净的故事之中。而今,我择其有图画有味道的数十篇课文,配以拙文,分享于人,致敬民国童年。 教育的最大功能是使生命产生敏感。无论是陈子昂凭吊幽州台,还是我等翻阅这几册线装小书,景深里都是天地之悠悠。 第一课 职业 【课文原文】猫捕鼠,犬守门,人无职业,不如猫犬。 十四个字,道出生命的庄重。 进化的自然选择,适己而利人,善哉。 不可无职业,也不可职业乱窜。犬捕鼠,多管闲事;猫看门,形同虚设。 世上职业千万,有需要就有职业;可世上好职业只有一种:喜爱又能谋生。 各司其职,便能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或能走向按需分配。这些宏大的道理和主义,猫犬不懂,却能身体力行。 第六课 整洁 【课文原文】屠羲时曰:凡盥面,必以巾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沾湿,栉发必使光整,勿令散乱。 教一件事,先教方法。道理在事体里,厚积薄发。据称联合国一份文件用五种官方文字打印,中文最薄。 语言也可整洁。 外看是仪表,内中透情境。 一个人,一亿人,从小“勿令沾湿,勿令散乱”,蕴蓄华夏男儿的堂堂仪表。 第十一课 友爱 【课文原文】徐湛之出行,与弟同车。车轮忽折,路人来救。湛之令先抱弟,然后自下。 寥寥数语,淡淡白描,人、事、观点都有了。 众人平素相似,不一样在非常时刻。危险、利益、困顿,最考验人。 这一课让我们看到什么呢?车与路都得适时检修;路有不平,人施于手;先救弱小,再自救。事小道理大,放之于雪灾、地震、车祸、旱涝、战乱而皆准。 道路决定车轮,车轮决定远方。 只是今夜城市车流里的广播正唱:心在远方,堵在路上。 第十五课 投报 【课文原文】孙赵二女,同校读书。孙女得新书,持赠赵女。赵女取纸笔报之。 此册封三印有商务印书馆一段话:“教科书所言事实以家庭教育为主,兼及社会,皆日常习见习闻者。取材颇合儿童心理,书中间涉女子事,尤便男女共校之用……” 所以此课不只是讲孙赵二女的礼节,还在讲这个国度封建了几千年后另一半人的学堂梦想。她们是女童,她们是母亲。西方哲人曰:“一国之兴衰不是看一国之君,而是看一个个家庭的母亲。母亲哺乳了孩子,教育哺乳着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