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学习目标 1.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学习内容知识点一、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1、地理位置: 位置、 位置2、自然条件: 、 、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3、经济条件: 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4、社会条件: 政治、文化、交通、人口、民族与宗教等知识点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1、 的方法 2、 的方法 3、 的方法知识点三、活动事例——长江三角洲不同 区域的差异1、搜集资料 2、整理、分析【合作探究】活动(一)贵州湖北上海区位条件长江上游,云贵高原东北部,位于西部地区长江中游,跨长江、汉江位于中部地区长江入海口 长江三角洲前缘;腹地广,劳动力素质高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状况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生物、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生物、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资源匮乏人均GDP(元)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活动(三)贵州省湖北省上海省资源优势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丰富人力资源丰富主要问题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交通拥挤居住拥挤环境质量差能源原料不足区域发展阶段【课堂反馈】 某学生利用暑假在家乡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此作了如下一段文字描速:房屋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多呈坐北朝南形式;农民为减少荒灾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众多的作物。作物以冬小麦最多,还有谷子、甘薯、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读下面有关材料,回答1~4题。1.该学生搜集资料和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 ( )A.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 B.间接搜集法,定量的方法C.直接搜集法,综合的方法 D.间接搜集法,定性的方法2.该文描述的是哪一个平原的农村景观? ( ) A.松辽平原 B.黄淮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江汉平原3.该平原上房屋多呈坐北朝南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宗教信仰4.该地易出现荒灾的原因是 ( ) A.生长季太短 B.冬季风太强 C.降水变率太大 D.土壤盐度太高5.根据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1999年)资料,完成各题。 (1)绘制东、中、西部经济地带GDP所占比重的扇形结构图。 (2)绘制东、中、西部经济地带人均GDP的柱状图。6.比较华北平原和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