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讲 胚胎工程[考纲要求] 1.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与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Ⅰ)。2.胚胎干细胞的移植(Ⅰ)。3.胚胎工程的应用(Ⅱ)。考点一 体内受精与早期胚胎发育1. 梳理精子、卵子的发生(1)精子的发生① 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内。② 时期:从初情期开始,直到生殖机能衰退。③ 过程(2)卵子的发生① 场所:卵巢。② 时期:胎儿时期(性别分化以后)和初情期以后。③ 过程④ 两次分裂的时间:第一次是在雌性动物排卵前后完成的,第二次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2. 梳理受精知识(1)场所:雌性动物的输卵管内。(2)过程① 受精前的准备阶段a.精子获能:正常情况下在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完成。b.卵子的准备:发育到减Ⅱ中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② 受精阶段:获能的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细胞膜→精子外膜与卵细胞膜融合,精子入卵→精、卵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分别形成雄、雌原核→雄、雌原核充分发育后结合,完成受精。3. 梳理早期胚胎发育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依次经过以下不同的时期和结构: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细胞数目为 32 个左右)→囊胚(出现内细胞团和滋养层,后期囊胚孵化)→原肠胚(内细胞团形成外胚层和内胚层,滋养层发育为胎儿的胎膜和胎盘)。易错警示 (1)对卵裂阶段物质含量和体积大小的变化模糊不清① 误认为卵裂阶段的细胞分裂方式包括减数分裂,实际上只有有丝分裂。② 误认为卵裂阶段细胞中有机物、DNA 的含量要增多,细胞体积要增大。从受精卵到囊胚阶段总体积不变或略有减小,但细胞数目增多,所以每个细胞体积减小;伴随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总 DNA 含量增多,但每个细胞中 DNA 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该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减少,因为一直呼吸消耗但不从外界吸收。(2)对排卵理解不准确:排卵是指卵子从卵泡中排出,而不是卵泡从卵巢中排出。(3)混淆受精标志与受精完成的标志受精的标志是在透明带和卵细胞膜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而受精过程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的融合。(4)不能对胚胎发育与胚胎工程中的有关概念进行正确区分① 对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发育及结合场所不熟:精子发生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卵子的发生场所——卵巢;受精场所——输卵管;受精卵发育场所——输卵管和子宫;精子发生的时间及特点——初情期后,两次分裂连续进行;卵子发生的时间及特点——胚胎性别分化以后,两次分裂不连续进行。② 对囊胚和桑椹胚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所处的阶段、特点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