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 30 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学案 岳麓版必修 3◆【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课标解读】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的背景内涵了解“双百”方针的曲折发展历程。 ◆【学业水平考试要求】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 ◆【学习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学习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模块链接】必修Ⅰ第 20 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 21 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必修Ⅱ第11 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 12 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 13 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学法导航】“双百”方针 内容 特点 意义 结论 文艺百花齐放 学术百家争鸣 人民内部的自由 促进学术和文艺的繁荣 是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促进文学艺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 科教兴国的方针 2 “双百”方针的曲折发展历程提出→繁荣→凋零→春天 3.准确理解“双百”方针的内涵指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在文学艺术上可以有不同风格不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在学术上可以有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总之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当然要注意这个自由是在宪法之下的在社会主义方向之下的。◆【自学引导】◆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 1956 年初 基本完成。 (3)党中央提出让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双百”方针的提出 (1)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毛泽东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 的方针。 3、结果(1) “双百”方针提出后 和 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2)代表人物及作品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 》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 二、曲折的年代 1、“双百”方针未能坚持贯彻下去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