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4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14
2014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14
2014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14
2014 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 14 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我的梦想随着时代在飞。20 世纪 50 年代,年少的我渴望拥有社会上流行的“三大件”,那就是手表、自行车、收音机;70 年代我的梦想在改变,第二代“三大件”:洗衣机、缝纫机、照相机,成了我们新的追求;80 年代的我腰包鼓了,梦想更大了,我梦想的“三大件”又变成了冰箱、彩电、录像机;90 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手机、空调、音响,成为我追求的第四代“三大件”;跨入新世纪,进入高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我的梦想也更高更新,第五代“三大件”楼房、电脑和私家车让我的生活更充实更现代。我的梦想越飞越高,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不久的将来我会再圆第六代、第七代“三大件”的梦想!第 14 课 物 质 生活 与 习俗 的 变迁课 前 认知必备目标导航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重点)2.了解近代以来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要点导读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重点)3.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难点)4.“断发易服”、“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阐释。(难点)教材创新研读教材要点详解 知识点 1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2.鸦片战争后(1)变迁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开店、办银行,还舶来一些洋货,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2)物质生活①“穿”:“洋布”“洋装”渐渐进人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装、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和裙子等服装五花八门。 ②“吃”: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吃西餐等。③“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图文探究:右图是近代男装的变化。思考:中国近代男子服装有什么样的变化?我国近代服饰变化的趋势是什么?提示:变化:男子服装原来以长袍马褂为主,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我国,民国成立后开始流行;辛亥革命以后的几十年里,中山装成为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和平民化发展。(3)风俗习惯①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