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第3课《近代中国对民主的探索》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2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第3课《近代中国对民主的探索》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2_第1页
1/5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第3课《近代中国对民主的探索》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2_第2页
2/5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第3课《近代中国对民主的探索》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2_第3页
3/5
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第 3 课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课标要求: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在近代中国,一批有志之士在同封建专制作斗争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民主性的思想主张,这是打到君主专制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对此我们应当了解。2、我们更应该结合时代背景对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作历史的辩证的考察,既要认识其光辉之处,也要指出其局限性。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课前,教师可以分发一些有关维新派和孙中山阐发民主思想的材料,并提前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比如:比较维新派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看看孙中山在这方面对维新思想做了哪些方面的继承和超越。2、课堂上,教师可就一些相关性的问题提出并让学生回答,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近代的维新派和革命派积极吸收、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人权思想,加大了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力度和宣传民主思想的深度,真可谓民主潮流后浪推前浪。他们不仅是民主思想的传播者,更是民主政治的实践者,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中国的民主才会发展到今天的进步程度。2、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的一些主张难免有些不足,比如:维新派希望通过君主立宪制来改变专制的现实,孙中山早期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这些局限性通过后来的政治活动受到挫折而得到验证。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不可否认他们在中国民主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重难点:重点:比较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与孙中山民族思想的异同难点:如何理解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是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和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一个产物。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提问法、探究法、材料分析法、启发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在古代中国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唐太宗把民比作水、把君比作舟,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思想主张体现了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这种民本思想是一种民主思想吗?当然不是,那么中国何时开始民主思想的探索,又经历了怎样的探索历程呢?第三课:中国近代对民主理论的探索一、民主思想的萌芽:对君主专制的反思1、黄宗羲(1)主要思想:① 批判君主专制的最高代表—皇帝,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 批判“君为臣纲”的封建教条,认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③ 揭露封建法律的虚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第3课《近代中国对民主的探索》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人民版选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