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教学设计一、概述本节课为 1 课时,45 分钟。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物理(必修Ⅱ)》(鲁教版)第三章《抛体运动》中的第三节《平抛运动》,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具体应用,也是以后电磁场中带电粒子做“类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教材主要通过实验及频闪照片来说明平抛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学生通过实验很容易体会到平抛与自由落体的等时性,但很难得出竖直方向就是自由落体。另外频闪照片只有竖直方向的比较,没有水平方向的比较,学生 不容易得出结论。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点评 1:教学内容(1)对教材版本、学科、年级、课时安排有清晰的说明(2)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的价值及重要性二、教学目标分析(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准确说出平抛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能够用运动的分解方法研究平抛运动,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3)关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视频和课件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增强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 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认识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是从复杂到简单,先分解再合成,这个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等效替代的思想。(3) 经历平抛运动的探究过程,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4) 发挥教学工具的作用,提高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5)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平抛运动规律的研究,在用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逐步树立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正确的认识观;(2)在探究合作过程中,增强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增强与人交流的意识;(3)通过平抛运动规律的实践应 用,意识到物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学会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体验平抛运动规律的科学探究过程。2.平抛运动的特点和如何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规律。难点:1.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2.应用数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