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孔乙己教案 知识和能力: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小说所描写的环境,理清情节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认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二、 重点和难点: 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及要素。 说明: 为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本文的教学侧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小说的基本特征,认识小说的要素。 为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过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可有意识地根据熟悉内容→理清情节→了解环境→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旨的过程来分步进行。 由于时代的差别,加上关于科举制度的知识学生比较缺乏,可能会增加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老师应对这方面内容作适当补充说明。 又由于这篇小说是以几个生活片断组材的,情节的连贯性不强,教学时,可以以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解决情节结构问题。 要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出有关规律性的知识,不可硬灌。 三、突破口 为什么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孔乙己,而不是“我”? 说明: 选定这一突破口,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的活动,促使他们进一步钻研课文关注人物形象问题。因为这一突破口涉及两个人物,提示学生通过作比较的方法从人物的作用,与中心的关系等方面作思辨。了解小伙计的作用,也就解决了情节结构问题;了解了孔乙己的作用,可以学会确定主要人物的方法,同时有助于对主题的理解。 四、 基本教学流程: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单元教学要求。 1、 学生默读单元教学要求,并作圈画、批注。 2、 沟通圈画批注的内容,老师作归纳、补充。 说明: 这一过程是为了使学生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指导学习的方向,把握学习重点,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采纳默读的方法完成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体味这一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初读课文,熟悉主要内容。 1、 默读课文,准备复述提纲,以小伙计的口气叙述孔乙己的遭遇。 2、 抽学生复述,全班补充、修正。 3、 老师作引导,明确:小伙计所见所闻孔乙己的遭遇,就是这篇小说的情节。熟悉内容是阅读小说的第一步。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了解阅读小说的第一步骤;二是对小说的情节有所感知,为落实有关知识打基础。 提出列提纲的要求,可以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学会运用列提纲的方法来理清小说情节结构,要求复述是对表达能力的培育,也是沟通的需要。 再读课文,了解小说的环境。 1、 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有何特点? 2、 小说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