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高考历史 模块一 第 3 步 三、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复习学案三、明清时期 阶段特征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因素产生。明清文化异彩纷呈。但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了。明朝(1368~1644 年)1.政治上(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2)明成祖:设立内阁,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2.经济上(1)农业:① 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② 农业著作: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2)手工业:① 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②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中叶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出现。③ 制瓷: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3)商业:① 工商业市镇:明朝中后期,在运河沿岸、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② 商帮: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势力雄厚,形成了大商帮。③ 外贸: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外销;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4)经济政策:① 明朝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② 明朝“海禁”: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3.文化上(1)思想方面:① 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理,主张克服私欲、恢复良知。② 李贽自称为异端,力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强烈的追求个性发展的要求。主张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由,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天理”的存在,主张男女平等。(2)科学技术方面:①《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 16 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②《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3)文学艺术方面:① 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② 戏曲:明传奇,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③ 绘画:文人画代表作品有明代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