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伴性遗传一.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遗传现象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3.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4.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运用分析资料的方法,总结人红绿色盲症和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遗传规律2.利用伴性遗传规律解释人类遗传病概率(练习,解题)3.提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课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精神的教育 2.渗透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生命教育。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创设情景:(幻灯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图一、伴性遗传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1、 学生活动:情景剧《道尔顿的礼物》 2、填写色觉基 因型女 性男 性基因型表现型正 常携带者色 盲正 常色 盲3、填图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P36)(1) 红绿色盲基因的特点:① 色盲基因是只位于______(X、Y)染色体上的_________(显、隐)性基因; ② 男性只要在______(X、Y)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就表现为患病。(2)总结红绿色盲症遗传的规律: (X 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① 色盲患者中_____(男、女)性多于_____(男、女)性:女性只有_________才表现为色盲,XB Xb不表现色盲,是____________;男性只要X 染色体上带有_____基因,就表现为色盲;② 交叉遗传(父传女,母传子):一般是由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_________。当然,也有可能是女性携带者或女性患者通过她的儿子传给孙女。一般具有隔代遗传现象。③ 女性色盲患者,其父肯定________(患、不患)色盲,其儿子肯定________(患、不患)色盲。三、抗维生素 D 佝偻病(X 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患者基因型:患病女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病男性__________。遗传特点:①______(X、Y)染色体上______(显、隐)性致病基因,② 女性的发病率________(高于、低于)男性,③ 具有世代连续性;④ 男性患者的_________(父亲、母亲)和___________(儿子、女儿)一定患病。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性别决定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在家禽饲养时,根据伴性遗传规律,多养母鸡多产蛋,提高经济收入。【课外读:知识延伸】分析遗传病的系谱图,确定遗传病的类型(1)首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