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通过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必要条件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及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若0ab ,则0a ;(2)若0a 时,则函数 yaxb的值随 x 的值的增加而增加.二、讲授新课:1. 认识“ ”与“”:① 在上面两个命题中,命题(1)为假命题,命题(2)为 真命题. 也就是说,命题(1)中由“0ab ”不能得到“0a ”,即0ab 0a ;而命题(2)中由“0a ”可以得到“函数 yaxb的值随 x 的值的增加而增加”,即0a 函数 yaxb的值随 x 的值的增加而增加.② 练习:教材 P10 第 1 题2. 教学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① 若 pq,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q 是 p 的必要条件.上述命题(2)中“0a ”是“函数 yaxb的值随 x 的值的增加而增加”的充分条件,而“函数 yaxb的值随 x 的值的增加而增加”则是“0a ”的必要条件.② 例 1:下列“若 p ,则 q ”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 p 是 q 的充分条件?(1)若1x ,则 33x ;(2)若1x ,则2320xx;(3)若( )3xf x ,则( )f x 为减函数;(4)若 x 为无理数,则2x 为无理数.(5)若 12//ll ,则12kk.(学生自练 个别回答 教师点评) 解析: 若 pq,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解:(1)(2)(3) p 是 q 的充分条件。点评:判断 p 是不是 q 的充分条件,可根据若 p 则 q 的真假进行。③ 变式练习:P10 页 第 2 题④ 例 2:下列“若 p ,则 q ”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 q 是 p 的必要条件?(1)若0a ,则0ab ;(2)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若 ab,则 acbc;(4)若 xy,则22xy.(学生自练 个别回答 教师点评)解析: 若 pq,则 q 是 p 的必要条件。解:(1)(4) q 是 p 的必要条件。点评:判断 q 是不是 p 的必要条件,可根据若 p 则 q 的真假进行。⑤ 变式练习:P10 页 第 3 题⑥ 例 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 x 是 6 的倍数”是“ x 是 2的倍数”的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