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昌绪诗鉴赏——春怨-

金昌绪诗鉴赏——春怨-_第1页
1/5
金昌绪诗鉴赏——春怨-_第2页
2/5
金昌绪诗鉴赏——春怨-_第3页
3/5
编号: 金昌绪诗鉴赏——春怨 [20XX]XX 号(20 年 月 日至 20 年 月 日止)(本模板为 Word 格式,可根据您的需要调整内容及格式,欢迎下载。) 生平简介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余杭(今浙江)人。《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诗鉴赏 这首诗的题目又作《伊州歌》,据《乐府诗集伊州》题解,此曲乃是“西京节度盖嘉运所进也。” 可见此诗原是金昌绪为西域地区所进的地方乐曲《伊州歌》配的歌词。后来五代人顾陶将此诗选入他所编的《唐诗类选》(已佚)中,据诗意并将题目改为《春怨》。 它的第一个优点在于篇幅虽短但结构曲折,含蓄隽永,韵味悠长。四句诗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式结构。“打起黄莺儿”是起,且起得突兀,平空写下了一个极不近情理的行动,让人一下摸不清头脑,埋下引人入胜的伏笔;“莫教枝上啼”是承,续写第一句行为的目的,且把这一行动推向更加乖谬的极致——黄莺之所以可爱正在于它有婉转的歌声,如今这位春闺中的少妇为什么反倒不让它唱了呢?这就为下面的转折提供了语势;“啼时惊妾梦”,同民歌惯用的顶针格句式进行转折,一下子把前文悖谬行为的原因揭示出来,使人恍然大悟:原来少妇有更美好、更温馨的春梦,这比黄莺的歌喉更令人神往,难怪她要嗔怒它的打乱了,“不得到辽西”是合,以画龙点睛之笔收拢了全篇之意,原来这个少妇思念的正是他远在辽西的丈夫,这就更难怪少妇对这场美梦如此珍惜了,因为她只有在梦中才能和他相聚啊!正象王尧《唐诗合解》所评:“梦既惊断,辽西便到不得,连梦见良人也不能矣,写闺情至此,真使柔肠欲断。”但我们不妨对此作进一步理解:当时唐与高丽、契丹的关系时有顺逆,因而总要征发大量戍卒到辽河一带屯御,很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此事。这首诗中的夫婿也许正是远戍的士兵,因而这首诗的主题乃含有借闺怨来反映征戍之苦。 这首诗的第二个优点是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其主题虽不离借闺怨以写征戍的传统,但作者能别出手眼,另辟蹊径。他没有直接抒发情感,也不以春草秋月等传统意象作象征,而是设计了一个极富戏剧性场面的特写镜头,将女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转移到窗外的鸟儿身上,埋怨鸟儿打乱了她与丈夫的梦中幽会。于是女主人公思夫之情的深切与缠绵,思夫而不得的种种懊恼与愁怅,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了,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种由奇特的想象而形成的巧妙构思,深具民歌的特色。敦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金昌绪诗鉴赏——春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