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程序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一)教材分析 教育科学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第二章第三节《程序的基本结构》一共三课,本课选用的是第一小节《顺序结构》。众所周知,无论多么复杂的程序都可以分解为顺序、选择、循环这三种基本结构,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效果将影响后续章节的程序编写效率。(二)学生分析 课程改革之后,各学校立足于学校实际选开的选修模块各有不同。在没有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的情况下,对于高一的学生只在必修模块接触过一些关于程序设计的知识,而对于高二学生只有在数学必修模块三中有对算法及程序的描述。因此学生对于程序设计的知识还是相对匮乏的。因此,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应弱化对于某一编程语言的学习,应更注重学生编程思想的培养。 在让学生实践的环节,我安排了随堂笔记这一形式,让学生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让学生与教学的进度同步进行,最后能够较好的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这一思想,并能较为系统地了解算法分析的一般过程。(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掌握顺序结构语句特点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算法分析问题;能够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结构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便捷性;明确结构化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1、顺序结构实现语句的格式和功能2、编写简单的程序的过程3、变量的特点处理思路: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师生互动法、比较教学法1、在上课前,我故意引入一般人对程序的看法,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勾起学生探索新鲜事物欲望。为拉近程序与生活的距离,举例说明生活中程序与生活的关系。 2、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 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展开,一起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学生从游戏中分析算法,本课设置了三个算法思路让学生分析。 1、顺序结构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依照人的正常逻辑,必有学生想到直接互抛法来交换两个球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算法,引出程序。由于算法 1 不是满足要求的算法,因此我先引出程序,再分析程序设计的过程。算法 1 是一个铺垫。这其中也涉及到顺序结构程序的语句描述。 2、顺序结构的第二次亲密接触 这是本课学生必须掌握的程序,因此让学生分析算法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