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上册语文《诗经》两首教案-

高一上册语文《诗经》两首教案-_第1页
1/17
高一上册语文《诗经》两首教案-_第2页
2/17
高一上册语文《诗经》两首教案-_第3页
3/17
高一上册语文《诗经》两首教案 人教版高中教材所选《〈诗经〉两首》包括《氓》和《采薇》两篇。那么,高中语文在讲课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以下是由我编写整理的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诗经》两首教案,欢迎阅读! 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诗经》两首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教学时间]一课时 预习检查: 了解了哪些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编写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诗歌 305 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 15 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 160 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 篇,《小雅》74 篇。 ③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诗经·氓》 1、通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比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一课时 1、 导入话题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爱情故事,今日,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倾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上册语文《诗经》两首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